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

办人民满意的教育,有力呵护“最柔软群体”,这五年上海教育被这些关键词标注

教育,是重要的民生,也是百姓衡量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。这五年,上海的基础教育被这些关键词标注着——优质公平、幼有善育、学有优教。

老百姓最明显的感受是:家门口的好学校多了,优质教育资源普及率更广了,过重的学业负担明显减轻。

五年来,上海承担教育综合改革、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等国家试点任务,已总体达成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,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。

一组数据,更是回应了百姓对于教育的期待——学前教育毛入园率、九年义务教育毛入学率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、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超过99%,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.9%,上海义务教育普及达到新高度。

组合拳效应显现,整体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

满足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盼,根本之策在于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。这五年,上海通过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、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办学、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等举措,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

2018年上海市教委启动“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”,次年,全市形成了128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。如同一声鼓舞人心的号角,公办初中向强校“蜕变”的步伐就此迈开。

在普陀区,兴陇中学这个曾被家长认为“很一般”的学校,就是在此背景下“兴”起来的。在普陀区教育局主导下,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——曹杨二中与兴陇中学形成帮带机制,通过团队攻坚等方式,助推兴陇中学提升办学品质。

在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,逐步缩小城乡差异。2017年下半年起,在实施五轮郊区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的基础上,上海实施义务教育“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”,第一轮有76所郊区学校在学生发展、教师成长和学校办学方面取得进步,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。第二轮入围的66所学校中,有40所在“五个新城”。

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,本市还积极推动校长教师的校际流动,优化中小学教师配置。让更多优质课堂得以共享、辐射,让更多优质师资流动起来。不少一线教师感慨,这些年,“双特”流动(特级校长、特级教师流动项目),不仅是岗位流动,更是特级教师、特级校长们的教育生命在流动,他们在耕耘奋斗中带动了一群教师、一片区域教育生态的枝繁叶茂,硕果累累。

2021年初,上海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进一步促进校长、教师合理流动,为整体提升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出重拳。

全方位推进幼有善育,托育服务更优质更普惠

0-3岁的幼儿是“最柔软的群体”。每一个幼儿,不仅是一个个小家庭的牵挂,也承载着城市的未来、国家的希望。以公益普惠为导向,五年来,上海全方位推进“幼有善育”,为居民提供更多优质、普惠的托育服务资源。

积极落实“学龄前儿童善育”民心工程,在2018年本市出台托育服务“1+2”文件的基础上,2020年,《上海市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(2020-2022年)》印发,这是本市实施的第一轮托育服务三年行动计划,也是全国首个托育服务行动计划。围绕加强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和促进育儿指导“教养医”结合两大领域,该行动计划明确了诸多有针对性的举措。

2021年9月,松江区18个公办办园点新设18个托班,新增360个托育学位。在徐汇区,乌南幼儿园从2020年起恢复了托班,在师资上也下足功夫:既要有年龄稍大、经验丰富的“老法师”,也要有年轻活泼、体力好的新教师。从托班游戏设置到午休场地布置,托班开设后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与传统3至6岁幼儿不同,科学育儿必须落实在从硬件到软件的每个细节中。

从2019年起,上海每年落实“50个普惠性托育点”实事项目并超额提前完成,3年来新增近5000个托额。截至2021年底,全市共有1098家托育服务机构,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627个,普惠性托育点覆盖了全市97%以上的街镇,中心城区已实现“一街镇一普惠”的覆盖率;形成了以幼儿园托班为主、普惠性资源为主导的托育服务格局。今年,全市将再增60个普惠性托育点。

针对3-6岁孩子,上海已建成广覆盖、保基本、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格局。2021年,全市有幼儿园1678所,在园幼儿57.15万,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70%,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幼儿占在园幼儿总人数86%,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9%,各项关键指标均提前全国15年达到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国家确定的目标值。

此外,上海还采取“进楼宇、进园区、进场馆、进社区、进家庭”的方式,打通家长获取育儿指导资源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通过扩大科学育儿指导的覆盖面、知晓度、感受度,让更多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,缓解育儿的焦虑,更好地将民心工程落地落实。

改革探索步伐不止,重塑教育生态适应未来新趋势

这五年,上海教育从未停止过探索的步伐。

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。用实践求解“培养什么样的人、如何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,上海全面构建“三圈三全十育人”的“大思政”格局,以大中小学一体化引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,深入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改革创新。

扭住招考“牛鼻子”,在制度层面有效防止“区域掉队”“学校掉队”,以“依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,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”为主要制度架构的上海中考改革方案落地。调整中考科目和考核形式、建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、实行综合评价名额分配录取……在业界人士看来,中招方案的落地,以及“双减”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提质等政策叠加,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素养,重塑教育生态,回归教育的本源。

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,上海教育也在主动求新、求变的进程中,积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。

在上海市首个信息化应用标杆校——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,近年来已建设了云课堂、云手表、云厨房、数字校园等多种信息化教育教学场景。在人机协同的“云课堂”,当学生手中的“云笔”划过纸面,他们的书写习惯、思考路径就能瞬间被老师“看见”,再通过动作捕捉加上数据分析,每位学生的上课状态、解题习惯、错因分析得以真实记录并还原,由此大大提升的,正是教师下一步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。

2021年,上海市教委发布《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(2021-2023)》。根据这份最新方案,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将坚持“育人为本”“整体推进”“全面赋能”“多元协同”“安全稳妥”五项基本原则。力争到2023年,将上海建设成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,形成一批高质量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经验和示范场景。

上一篇

教育部:严防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

为您推荐

教育部:部署落实暑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三项任务

教育部:部署落实暑期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三项任务

今天下午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“九不准”有关情况。有记者问,暑期临近,教育部在暑期校园疫情防控方面有哪些新的安排和部署?对此,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做了解答。...
宝宝被小朋友欺负了,家长怎么办?

宝宝被小朋友欺负了,家长怎么办?

宝宝受了小朋友的欺负,父母应该如何教会宝宝应对呢?其实,宝宝之间的打斗跟自然界其他动物,比如老虎、狮子之间的打斗是有相通之处的。他们的打斗带有更多的游戏成分,在打斗的过程...
办人民满意的教育,有力呵护“最柔软群体”,这五年上海教育被这些关键词标注

办人民满意的教育,有力呵护“最柔软群体”,这五年上海教育被这些关键词标注

教育,是重要的民生,也是百姓衡量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指标。这五年,上海的基础教育被这些关键词标注着——优质公平、幼有善育、学有优教。老百姓最明显的感受是:家门口的...
教育部发文,部署做好2022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

教育部发文,部署做好2022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

暑期将至,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巩固前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成果,切实减轻学生假期负担,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度过平安、愉快、有意义的假期,近日,教育部印发通知,部署各...
高考考生速看!省教育考试院最新公告!

高考考生速看!省教育考试院最新公告!

为指导考生科学合理填报志愿,加大高招政策宣传力度,省教育考试院6月25日至28日将举办“江西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网上咨询会”(下面简称“网上咨询会&r...
返回顶部